Reviews & Articles
《13點》:草根時髦新年代
Oscar Hing-kay HO
at 1:50pm on 21st October 2020
圖片說明 :
1. 李惠珍筆下的《13點》,網上圖片
2.《香港六十年代──身份、文化認同與設計》展覽圖錄,香港藝術中心,1995年
3. 新版《時局圖》,網上圖片
(This article, entitled ‘13 Dots": A New Era of Grassroots Fashion’,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漫畫前輩李惠珍女士離世,留下《13點》這紀錄我地文化發展面貌的重要遺產。如果老夫子代表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那處於中與西、傳統與現代交接但又未能暢順磨合的「耐人尋味」狀態,那麼13點則代表平民新一代對西方流行文化的嚮往,與共產中國越走越遠的現象。
六十年代香港首次有意識地大型建構本地文化身份。1995年藝術中心策劃的《香港六十年代──身份、文化認同與設計》展覽,就係探討隨經濟增長、西方流行文化全球擴散,配上免費電視的出現,再因應六七暴動後殖民政府透過其實是西化的「現代化」,把香港與中國切割,因而催生新的本土文化身份意識。展覽開幕那天,我們請了三位女士,包括代表洋化新一代GOGO GIRL的蕭芳芳、首位在電視將美容化妝帶進普羅大眾的梁舜燕,還有李惠珍。
工業發展需要大量女工,經濟改善遇上「現代化」衝擊,帶動那追求緊跟潮流嘅時麾感。《13點》有色彩圖案繽紛的嬉皮士風格封面,內有漫畫人物諧趣故事,更重要的是,它是草根兼加上本地想像嘅時裝雜誌。年輕女性讀者於每期的《13點》,追踪被告知的潮流款式,亦有人根據這些新款式為自己造衫,土法地跟上西方潮流先端,這是很有香港文化特色的本土創作。李惠珍可能只係緊貼公眾喜好,順應當前現象加以發揮,但已帶出香港由五十年代的轉折階段果種身份含糊,香港群眾浮現與共產中國不同的文化認同。
因為貼近群眾,漫畫往往能直接勾劃社會狀況,但也最為離地的精英文化所排斥。直至九十年代,主要文化機構只有藝術中心定期舉辦大型漫畫展。近年文化博物館似乎欲爭取做M+未能做到的,就是收藏展覽本地流行和視覺文化。這方向當然好,可惜策展的演繹仍欠深度,講嚟講去都係「融合中西、反映港人的創意和勤奮」之類隨口嗡。或許多點研究資料可幫他們彌補此方不足,但偏偏本地流行文化研究卻又廣為輕視。
香港因其獨特歷史及政治位置,我地嘅漫畫無論放喺本地或中國現代藝術史上,都地位顯赫。早於清末香港已成反清文宣中心,1905同盟會的《時事畫報》就充斥政治漫畫。中國現代史中首批政治漫畫家,以香港人何劍士最為人注目。中國漫畫史中經典之作《時局圖》,作者為港人謝纘泰(一說是廣東政治家黃遵憲),但肯定的是該漫畫於1898在香港發表。此後抗戰漫畫、國共內戰時的「人間畫會」,五十年代的《兒童樂園》及六十年代的漫畫等,一浪湧一浪從未停止,香港漫畫之豐富,遠超過在博物館內策展人的想像。
香港漫畫研究社多年來苦心收藏整理,收集大量珍貴漫畫原作和資料,一直希望找尋資助出版一本完整嘅《香港漫畫史》。研究社成員努力逾十數年,仍未能找到資助這重要漫畫史書。政府可以花數以億計搞些文化區爛攤子,民間自行努力整理,只欠東風地尋求保留展示這豐厚本地的文化傳統,但仍處處碰壁。文化發展折墮如斯,夫復何言?
原文刊於《立場新聞》,2020年9月21日
This review was first published in Stand News, 21 September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