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 Articles
勿再花錢於威尼斯
Oscar Hing-kay HO
at 10:54am on 7th September 2016
(This article,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hinese, is about the controversy over HKADC's participation in the Venice Biennale.)
又是在港大搞威尼斯雙年展移港展覽的日子,對被甄選藝術工作者來說,當然是美事,但展覽無論對本地文化界或傳媒,似乎都已失去吸引力,這個每年必需搞的昂貴項目,對資源貧乏的藝發局來說,也是時候要作一次大檢討。
在威尼斯搞展覽特別困難且昂貴,因為場地都是租來的房子而非專業展覽空間,即使牆壁燈光得以專業地修整,濕度、溫度和保安都是問題。運輸和購買物資極不方便,隨時要乘船往海邊城鎮購買。威尼斯市政府以善於收費見稱,樣樣事情如於室外掛宣傳旗幟都要收費。再加上於雙年展期間,找本地技術員協助裝置展覽甚困難,還有語言的局限,除非是極富策展經驗,威尼斯是個極難實習策展的地方,偏偏藝發局就是希望透過雙年展不單推介香港藝術,也用來培養本地策展人,每兩年搞次展覽,適合的本地策展人只會買少見少。
花巨額參加威尼斯雙年展這已國際地位已大不如前的活動,其實並不化算。隨著各地的雙年展湧現,其光環深受挑戰,如果連五年一次的德國文獻展也感身份受威脅,何況是已失去特色的威尼斯雙年展?之前很多藝術圈人前往威尼斯雙年展,因為可視之為去瑞士Art Basel前的大派對,現在這類派對到處都是,包括香港的Art Basel,威尼斯雙年展那結聚圈中人的角色也大減。
我們有個基本的誤會,嚴格地說,香港並沒有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只是在主場外邊自行付款租場地搞展覽,基本上是付款申請,通常都不會被拒絕,其後一切自資搞掂即可,大鑼大鼓的說香港又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確有點自欺欺人。當然,如果有機會利用國際藝術圈人雲集的機會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