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 Articles
藝術的資料整理
Oscar Hing-kay HO
at 6:48pm on 24th January 2018
(This article entitled 'Art Research and Archive'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因為我們曾經愚蠢地相信,香港是沒半點文化的沙漠,我們從沒有認真地搜集、整理和研究我們的文化成就。因為殖民精英當權制度令我們低貶自己,西方迷信西方專家,這些專家以西方藝術為思維主軸,如果加點地方文化的潤飾,便加點西方專家確認的東方藝術如中國當代藝術,才被視為真正的藝術道統。即使回歸後的香港,在文化上仍處於這殖民階段,即使是本地藝術,也只是套用此西方藝術語言的藝術,不屬西方專家界定範疇的香港藝術,只能靠邊站旁隱約存在。「西九」策展團隊成立多年,仍未設立研究本土文化和藝術史的部門。直至今日,一本認真的論述香港藝術歷史的書仍然未存在,香港藝術仍停留在口述歷史的層面。最近香港藝術館籌劃研究,是一個好的開端,問題是長久的冷漠令資料流失情況嚴重,從事研究舉步為艱,不過遲做永遠好過永遠不做。
1989年後,香港出現移民潮,不少藝術工作者流散海外,而隨著他/她們離港,不少重要的資料在移居他鄉的過程中被掉棄。當時眼見這「清洗歷史」現象而政府機構又態度冷漠,財政緊絀而又非學術研究的藝術中心展覽部,即使身份不配合,也得進行口述歷史的收集工作,訪問了好幾十位年長一代的香港藝術工作者。有關資料搜集工作,並非為了什麼展覽,事實上收集了這些資料後,也不知如何處理它,只是覺得在那事物急速流失的日子,必須有人把這些東西留下來。後來這批封存在藝術中心儲物室的口述歷史紀錄,捐了給文化博物館,之後這些資料狀況怎樣,有沒有空間渠道鼓勵持續研究則不得而知。
香港很明顯需要一個藝術資料儲存中心。一般重要博物館如紐約現代藝術館,都有頗具規模的資料庫,也會開放予學者以至公眾,提供研究上的支援。香港在搜集本土藝術上有其逼切性,M+舉步遲緩,至今仍未見到對這方面的工作有任何興趣,責任唯有放在政府文化機構,或更佳的方法,是資助學術機構如大學成立本地藝術資料庫。
資料搜集無可避免地建基於對本地文化發展脈絡、組合的一些界定,究竟什麼東西應予收集、如何分類整理,都需要對本地的文化發展,有一定的認知和理論根基或假設。加上香港文化圈流動性大,特別是在1949年前,搜集資料範圍亦定會跨越香港,如何界定這些範疇已令人傷透腦筋。況且香港文化圈細小,互動性強,同時今天研究藝術,重視跨界別的相互影響,例如研究香港電影,很難不涉及本土文學,大學內各方的專家比較齊集,可提供的支援也較全面。當然,在進行基本資料搜集之外,接著而來的,是進一步的分析、整理和推廣,為香港藝術在中國、亞洲區內以至全世界定位。
成立資料庫除了有實際而且逼切的需要,也是一個鮮明的訊息──就是香港有豐富的文化傳統,值得我們珍惜和重視,經歷了百多年的孤寂,是時候給我們自己一個應有的肯定。
原文刊於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藝評筆陣》,2014年1月17日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IATC Hong Kong, 17 January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