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羅冠樵的兒童失落園
何慶基 (Oscar HO)
at 11:50am on 9th December 2008
1953年創刊的《兒童樂園》,在上世紀五至七十年代不單在港備受歡迎,亦風行於海外華人社區,是香港早年流行文化成功外銷的典範。正在文化博物館展出的《兒童樂園:羅冠樵的藝術世界》,是該館另一有關本地流行文化的要展覽。筆者將以兩篇文章,討論羅冠樵作品及其所反映出的香港文化狀態。
籌辦本地流行文化展覽的困難,是過往沒對本地流行文化作系統性整理和收藏,很多作品已難於追尋。十多年前筆者曾計劃籌辦羅冠樵作品展,但發覺他最重要的五、六十年代插畫手稿已盡失,唯有放棄計劃。現展出的《兒童樂園》展覽,都是羅冠樵七十年代或以後的畫作,部份更像是「追畫」舊作品的新作,可惹起歷史回想,卻未能填補因過去的冷漠而遺下的歷史空白。
童謠中的故鄉追憶
羅冠樵創作範疇甚廣,包括山水、花鳥到漫畫插圖等,筆者將集中討論羅冠樵最廣為人知的作品 —《兒童樂園》內的童謠插畫。
羅冠樵在《兒童樂園》的作品中,最惹筆者注目的,不是小圓圓、西遊記那類連環圖,而是大幅的童謠插畫。從繪畫這些插圖的精緻手工、在刊物中編排的位置,以及近年羅冠樵不時重繪這類畫,可見他相當重視這類畫。
由於原稿難尋,展覽展出的是羅冠樵近年重新繪畫的近似畫作。與其早年插圖相比,近作增加了傳統水墨畫元素,特別是背景的風景部份。人物仍保留相當的立體效果。「中秋節」那類夜間畫作,西畫的光影效果更明顯。中西元素共用在中國現代藝術並不鮮見,但與其五、六十年代的插畫相比,羅冠樵近作的國畫風格較前鮮明。
插畫的人物造型,仍是像筆者童年的小學教科書插畫 —健康、整潔而愉快的人物,在風格以至衣飾上與上世紀三十年代國民黨推動「新生活運動」的造型一脈相承。羅冠樵至今仍沿用這近百年前的活動和造型,像是時光被凍結下來。
異鄉人的失落園
這批插畫最吸引筆者的,是其濃烈的「望鄉」情懷。無論是划艇採菱、中秋花燈或坊間遊戲,均盡展溫馨的鄉土景象,反映出一九四七年流落香港的羅冠樵對故鄉的迷戀。很明顯鄉間生活並非如此優美 (羅冠樵與筆者屬同鄉,父輩童年生活肯定不是這樣),畫中人衣著光鮮,容光煥發,鄰居鄉里關係融洽密切,這份親密人情鄉情,最能從傳統節日中反映出來。
展覽中的主要童謠作品,正是「十二個月的兒歌」,均以清明節、中秋、做冬,以至已基本上已失傳的七巧節為題。二○○五年的作品,穿的仍是民初服裝、掛的是舊式紙燈籠、磨米是手推磨。強烈的懷舊心情,把兒時的鄉間回憶美化成溫情洋溢、趣味盎然的人間樂土。但那是個已不存在的地方,或許應該說是,從來沒存在過的地方。羅冠樵繪畫的兒童樂園,其實是個離鄉別井落荒客的失落園。
唯一不同之作,是一幅描繪長洲搶飽山的畫,仍是傳統節日,地點不是順德而是長洲。《十二月兒歌》中的秋季畫,畫中涼亭是六、七十年代港式建築。但由於此類作品太少,未能引證是否出現「家鄉本土化」,或是徘徊於兩個家鄉間的變異。
過渡期的本土情懷
二○○五年筆者應夏威夷大學邀請,在該校策劃了名為「非東非西」(Neither East nor West)的香港當代藝術展覽。展覽的組成,正是以羅冠樵作起點,當中一個焦點,是要對照著兩代港人的「失樂園」。
老一輩由大陸流離至港這塊英國人地方,渴望的是待家鄉情況好轉便回歸安頓。四九年後無奈地接受,這原只供暫避的寄居地,變成終老之所,但心底仍思念進而美化那失落了的故鄉。
土生土長的,當然難有上一代的鄉土情懷。殖民統治之下,本土意識亦貧弱,無可以認同的樂土,又何來失樂園?九十年代本土意識的逐漸抬頭,突然間充斥著「懷舊香港地」刊物、電影以至藝術展覽出現六十年代熱潮等。回歸過渡,不單引發對本土的認同,更帶出對回歸後原有的香港可能會消失的擔憂。因為擔心九七後本土文化會有意或無意地被逐漸清洗,新一代的「失樂園」開始浮現。
新一代的失樂園
這「失樂園」心態,在本地攝影中表達得最為鮮明。八十年代後期,王和璧到處拍攝被荒棄巨宅如余東璇的別墅。人去樓空,留下的只是褪了色的中西裝飾,豪華中夾雜著被遺棄的淒涼。在她的九七年「荔園」攝影系列,這失樂園感覺更鮮明。在這曾為我們帶來無數回憶的「兒童樂園」被清拆前,王和璧紀錄那陰沉破落卻又帶幾分溫馨的美麗回憶。
九十年代試圖透過攝影保留本土地方神緒的攝影者大不乏人,當中亦流露不少這種「失樂園」感覺。梁志和以針孔相機拍攝其鄰里街頭景貌,走出來的效果,像是西營盤街景舊照片,現實變成回憶,既親近又遙遠,小小針孔看自己的地方,像是早已離開,走進歷史去。
和羅冠樵那離鄉別井後的浪漫重塑不同,王和璧和梁志和正在目擊一些曾經出現的光輝或親密回憶的逐步消逝,作品有份羅冠樵沒有的沉鬱。
吳文正在九十年代,亦拍攝不少行將被清拆消除的地區景貌,反而在近年的「老街坊」系列,心態上較接近羅冠樵。他紀錄舊區老店,試圖展示那由難民文化伸延出來的本土精神,例如在惡劣環境仍自強不息、家人和街坊的團結互助等。陳舊貧乏中仍保留尊嚴和歡愉,在最被人忽視的地區,帶出漂亮的傳統面貌。當然和羅冠樵一樣,其描述滲入相當的浪漫化想像。
羅冠樵的樂園已失去,一幅又一幅的鄉間慶典美麗生活,只是異鄉人的浪漫想像。香港何嘗也不是面對我們的失樂園。不過,如果羅冠樵對失落園的敘述屬「過去式」,那麼本土新一代心中的失落園屬「現在進行式」,當然有點沉鬱。
(羅冠樵的兒童失落園二之一)
展覽:《兒童樂園 ─ 羅冠樵的藝術世界》(Children's Paradise: The Art of Lo Koon-chiu)
日期:30.10.–26.11.2008
展場:香港文化博物館專題展覽館〔五〕
查詢:852 2180 8188
網址:http://www.heritagemuseum.gov.hk/chinese/main.asp
籌辦本地流行文化展覽的困難,是過往沒對本地流行文化作系統性整理和收藏,很多作品已難於追尋。十多年前筆者曾計劃籌辦羅冠樵作品展,但發覺他最重要的五、六十年代插畫手稿已盡失,唯有放棄計劃。現展出的《兒童樂園》展覽,都是羅冠樵七十年代或以後的畫作,部份更像是「追畫」舊作品的新作,可惹起歷史回想,卻未能填補因過去的冷漠而遺下的歷史空白。
童謠中的故鄉追憶
羅冠樵創作範疇甚廣,包括山水、花鳥到漫畫插圖等,筆者將集中討論羅冠樵最廣為人知的作品 —《兒童樂園》內的童謠插畫。
羅冠樵在《兒童樂園》的作品中,最惹筆者注目的,不是小圓圓、西遊記那類連環圖,而是大幅的童謠插畫。從繪畫這些插圖的精緻手工、在刊物中編排的位置,以及近年羅冠樵不時重繪這類畫,可見他相當重視這類畫。
由於原稿難尋,展覽展出的是羅冠樵近年重新繪畫的近似畫作。與其早年插圖相比,近作增加了傳統水墨畫元素,特別是背景的風景部份。人物仍保留相當的立體效果。「中秋節」那類夜間畫作,西畫的光影效果更明顯。中西元素共用在中國現代藝術並不鮮見,但與其五、六十年代的插畫相比,羅冠樵近作的國畫風格較前鮮明。
插畫的人物造型,仍是像筆者童年的小學教科書插畫 —健康、整潔而愉快的人物,在風格以至衣飾上與上世紀三十年代國民黨推動「新生活運動」的造型一脈相承。羅冠樵至今仍沿用這近百年前的活動和造型,像是時光被凍結下來。
異鄉人的失落園
這批插畫最吸引筆者的,是其濃烈的「望鄉」情懷。無論是划艇採菱、中秋花燈或坊間遊戲,均盡展溫馨的鄉土景象,反映出一九四七年流落香港的羅冠樵對故鄉的迷戀。很明顯鄉間生活並非如此優美 (羅冠樵與筆者屬同鄉,父輩童年生活肯定不是這樣),畫中人衣著光鮮,容光煥發,鄰居鄉里關係融洽密切,這份親密人情鄉情,最能從傳統節日中反映出來。
展覽中的主要童謠作品,正是「十二個月的兒歌」,均以清明節、中秋、做冬,以至已基本上已失傳的七巧節為題。二○○五年的作品,穿的仍是民初服裝、掛的是舊式紙燈籠、磨米是手推磨。強烈的懷舊心情,把兒時的鄉間回憶美化成溫情洋溢、趣味盎然的人間樂土。但那是個已不存在的地方,或許應該說是,從來沒存在過的地方。羅冠樵繪畫的兒童樂園,其實是個離鄉別井落荒客的失落園。
唯一不同之作,是一幅描繪長洲搶飽山的畫,仍是傳統節日,地點不是順德而是長洲。《十二月兒歌》中的秋季畫,畫中涼亭是六、七十年代港式建築。但由於此類作品太少,未能引證是否出現「家鄉本土化」,或是徘徊於兩個家鄉間的變異。
過渡期的本土情懷
二○○五年筆者應夏威夷大學邀請,在該校策劃了名為「非東非西」(Neither East nor West)的香港當代藝術展覽。展覽的組成,正是以羅冠樵作起點,當中一個焦點,是要對照著兩代港人的「失樂園」。
老一輩由大陸流離至港這塊英國人地方,渴望的是待家鄉情況好轉便回歸安頓。四九年後無奈地接受,這原只供暫避的寄居地,變成終老之所,但心底仍思念進而美化那失落了的故鄉。
土生土長的,當然難有上一代的鄉土情懷。殖民統治之下,本土意識亦貧弱,無可以認同的樂土,又何來失樂園?九十年代本土意識的逐漸抬頭,突然間充斥著「懷舊香港地」刊物、電影以至藝術展覽出現六十年代熱潮等。回歸過渡,不單引發對本土的認同,更帶出對回歸後原有的香港可能會消失的擔憂。因為擔心九七後本土文化會有意或無意地被逐漸清洗,新一代的「失樂園」開始浮現。
新一代的失樂園
這「失樂園」心態,在本地攝影中表達得最為鮮明。八十年代後期,王和璧到處拍攝被荒棄巨宅如余東璇的別墅。人去樓空,留下的只是褪了色的中西裝飾,豪華中夾雜著被遺棄的淒涼。在她的九七年「荔園」攝影系列,這失樂園感覺更鮮明。在這曾為我們帶來無數回憶的「兒童樂園」被清拆前,王和璧紀錄那陰沉破落卻又帶幾分溫馨的美麗回憶。
九十年代試圖透過攝影保留本土地方神緒的攝影者大不乏人,當中亦流露不少這種「失樂園」感覺。梁志和以針孔相機拍攝其鄰里街頭景貌,走出來的效果,像是西營盤街景舊照片,現實變成回憶,既親近又遙遠,小小針孔看自己的地方,像是早已離開,走進歷史去。
和羅冠樵那離鄉別井後的浪漫重塑不同,王和璧和梁志和正在目擊一些曾經出現的光輝或親密回憶的逐步消逝,作品有份羅冠樵沒有的沉鬱。
吳文正在九十年代,亦拍攝不少行將被清拆消除的地區景貌,反而在近年的「老街坊」系列,心態上較接近羅冠樵。他紀錄舊區老店,試圖展示那由難民文化伸延出來的本土精神,例如在惡劣環境仍自強不息、家人和街坊的團結互助等。陳舊貧乏中仍保留尊嚴和歡愉,在最被人忽視的地區,帶出漂亮的傳統面貌。當然和羅冠樵一樣,其描述滲入相當的浪漫化想像。
羅冠樵的樂園已失去,一幅又一幅的鄉間慶典美麗生活,只是異鄉人的浪漫想像。香港何嘗也不是面對我們的失樂園。不過,如果羅冠樵對失落園的敘述屬「過去式」,那麼本土新一代心中的失落園屬「現在進行式」,當然有點沉鬱。
(羅冠樵的兒童失落園二之一)
展覽:《兒童樂園 ─ 羅冠樵的藝術世界》(Children's Paradise: The Art of Lo Koon-chiu)
日期:30.10.–26.11.2008
展場:香港文化博物館專題展覽館〔五〕
查詢:852 2180 8188
網址:http://www.heritagemuseum.gov.hk/chinese/main.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