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藝評


高小蘭:巧妙的文字遊戲
敖樹克 (Gerard HENRY)
at 4:00pm on 15th August 2011


Captions:
1. All That Is Rose Melts Into Air, Street Work.

2. Work Less Earn More, Ecole des Beaux-Arts de Paris, 2010.

3. Fluorescent Light Installation, Gallery Paris Beijing, Beijing, 2010.

4. Please Censor Yourself. 5. Only One Cube.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French and is a review of Ko Siu Lan’s works.)

若將香港當下的藝術和八、九十年代的藝術相比較,可以看到它甚少介入政治和社會問題。而那些負笈海外並見慣國際政治風雲的藝術家則對此駕輕就熟。他們回到香港,必須面對政權回歸、個人身份問題,這塑就了他們敏銳的政治意識,並在作品或對社會的參與中表現出來。香港的年輕一代在社會相對穩定、言論自由的環境下成長。雖然最近一個時期,一些〝八十後〞的年輕人積極介入政治,但他們更關心的是美學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然而亦有一小部份香港藝術家繼續關注香港及國際社會問題,並以行為及裝置藝術表現出來。青年藝術家高小蘭即為其中一例。她在香港雖並不十分為人所識,但幾年來孜孜不倦於藝術創作,題材涉及言論自由、新聞審查及語言諸方面。

高小蘭出生於中國南方的廈門,但卻在香港成長並受教育。從香港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後,便在香港及中國大陸有關可持續發展及人道主義的非政府組職工作,直至2007年。她非常關心社會問題,並以其行為、裝置及街頭藝術積極介入。她的藝術創作活動遍及世界各地:泰國、越南、印度、韓國、波蘭、丹麥、比利時、南美法國屬地,當然還有北京和香港。目前她來往奔波於這兩個城市。她的行為藝術非常依賴身體語言並常和觀眾形成互動,始終與當代社會緊密相連。她的行為藝術有其詩意的一面,卻觸及一些根本問題。她說:〝我不相信烏托邦,我覺得這很無聊,我不相信理想,我相信運動,變革和無窮的可能性,相信鴻溝、極限和偶然。〞(摘自2010年巴黎美術學院《七天周末》展覽目錄)

2007年,她應邀參加巴黎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為世界青年藝術家舉辦的〝塞納河研究生計劃〞,在巴黎研讀了兩年。接着她應邀參加該學院和倫敦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策展人克萊爾.卡蘿琳(Clare Carolin)舉辦的名為《七天周末》的展覽。受到法國總統薩爾科齊著名口號〝工作越多,賺錢越多〞(Travailler plus pour gagner plus)的啟發,她在美術學院的外牆懸掛了兩張條幅,上面寫有〝工作〞、〝賺/贏〞、〝多〞、〝少〞的字樣,可隨意根據方向讀成〝賺錢越多,工作越少〞或〝工作越少,賺錢越少〞等等。她就這樣幽默地玩弄和解構資本主義思想,並暗示人們可能別有期望。那些為他人終生勤勞工作的人期盼更美好的生活,如〝工作越少,賺錢越多〞。美術學院考慮這可能〝有損公眾服務的中立性〞,有點擔心,因此便把它取了下來。這舉動即刻引起議論,並成了國際新聞的頭條,以致法國文化部長弗雷德里克.密特朗(Frédéric Mitterand)親自出來干涉,向藝術家致歉,並令學校當局重新掛起條幅。由於媒體的報導,令高小蘭霎時聲名遠播。

在創作了眾多的行為藝術後,高小蘭將注意轉向了語言,如上所述,在詞語的多義和組合基礎上,她玩起了文字遊戲。語言和思想是不可分開的,稍微改變一下,便突然產生對思想的質疑。好比一列開往既定方向的火車,由於扳道工將鐵軌扳開改變了方向。弄亂、倒置的語言變得具顛覆性。藝術家還巧用中英互譯的陷阱,玩弄出許多誤會來。如在〝和諧標牌系列〞的創作裡,她炸開語言,對廁所或辦公室門口常見的牌子做了出人意表的扭曲,〝小心地滑〞成了〝小心民主〞;〝請保持安靜〞成了〝腐敗在進行中〞。其訣竅在於保持牌子的視覺形象,偷換其內容。人們在第一眼望去時,沒發覺甚麼,但再望一眼,信息便展現出來,映入眼簾。我們還可看到〝禁止思考〞、〝嚴禁嬉戲〞,甚至為凸顯這社會荒謬的〝禁止排泄〞的牌子。

一個簡單的遊戲可以意義深遠:一個叫做〝One Only Cube〞的骰子是一個色彩鮮艷的小立方體,它的名稱和六面蘊含了哲學、社會和政治觀念。藝術家略施小計,無論你將骰子怎樣旋轉,都會得到一個〝一〞字:〝一國一制〞、〝一個國家、一個種族〞、〝一個政黨、一種聲音〞、〝一夫一妻〞、〝一家一孩〞。你以為這就完了,可不,還有〝一個世界、一個夢想〞!就這樣,借助一個立方體和十一個字,高小蘭向我們展現了生活其中的當代社會的奧妙。這個顯然微不足道的簡單的骰子遊戲卻令藝術品具顛覆性。當語言受到審查時,一種相關語便會從各個裂縫裡冒了出來。


高小蘭就這樣探索語言的可能性。在2010年北京的巴黎-北京畫廊的展覽裡,有一個題為《請問我為甚麼?》的裝置藝術,這是安裝在畫廊門廊裡一個由四面噴砂玻璃構成的四翼旋轉門,門上重疊的文字為中文:不、敢、忘、憶;英文為:No、Dare、Remember、Forget。英文Dare、No與對應的中文含義恰巧相反。當讀到中文的〝敢〞時,英文對應為〝No〞,令觀眾感到茫然。走出旋轉門進入由天花板高處熾熱的燈管照亮的展廳,觀眾若抬頭仰望天花,便可看到由光管組成的發人深省的〝Free Doom〞的兩個英文字。而在另一個展廳,一個題作《別問我為甚麼?》的裝置藝術上,則可讀到〝禁止思考〞(NoThinking)的字樣。時下的中國,雙關語已成了一種交流方式,瞭解了這點,你才可領會其中深藏的涵義。在和克萊爾.卡夢琳的一次對話中,高小蘭這樣說道:〝誤讀…… 我對誤讀與誤會這方面很感興趣。這就好像試着去抓一個氣泡,當你抓到時,它就破了。我喜歡這種吊詭。這是我試着在作品中達到的…… 讓觀眾感覺他們好像站在地面上但是突然地,在他們認識到之前,地面變動了。可能這個地面從來沒有存在過吧。〞高小蘭的行為藝術和裝置藝術經常充滿含沙射影,但亦有其詩意的一面,如〝祗是玫瑰煙消雲散〞的街頭作品。在印度,一個三輪車夫運送滿車斗的玫瑰花瓣……


(Chinese Translation中文翻譯: Yong Yan Tak王人德)

Exhibition: Red Exhibition
Date: 26.5.2011 – 28.8.2011
Venue: 10 Chancery Lane Gallery Art Projects, 6/F, Industrial City, Phase 1, 60 Wing Tai Road, Chaiwan

原文刊於《東西譚》2011年5 - 6月 First published in Paroles May-June 2011



作者搜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