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Invited Writers


This new section on the AICAHK website supports young Hong Kong writers. The latest articles by invited writers are below. Other articles by invited writers can be read by clicking on the 'Archive' year and month on the side-bar.

請不要用藝術來說服我
Grace GUT
at 3:12pm on 22nd March 2021


圖片說明

1. 落合陽一 展覽《物化》唯一一座雕塑,展現「人工自然」。
2. 馮正權的《空做》,取材自日常現成物,感覺可親。
3. 馮正權互動裝置作品《TOUCH》。





(This article, titled ‘To evoke, rather than to persuade’,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三月,曾經因為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及同期舉行的其他藝文活動,而被旅遊發展局冠名為「香港藝術月」。新冠疫情未退,Art Basel 暫時延期至五月,但今年三月依然熱鬧,歸因於政府農曆新年後放寬社交限制,文化設施陸續重開,猶如小陽春。


早前,香港藝術中心同期舉行三場展覽,不約而同地幾個展覽都涉及新媒體藝術(new media art),但各有不同關注。三樓實驗畫廊有日本藝術家落合陽一 的《物化》,呈現人工自然;十樓香港藝術學院藝廊是畢業生張亦勤與馮正權的聯展《溫感不安》,捕捉疫情狀態;十四樓歌德藝廊則是香港多媒體藝術家張瀚謙的《未境之歷》,用機械重新演繹文學。



理解無感


受疫情出入境管制所限,落合陽一無法親身來港佈展。展場設置相對簡單,以影像為主。滿牆流動影像,有如水過鴨背,不痕也不癢。全場唯一一座雕塑自然成為焦點所在。藝術家利用機械物料,例如:鐵枝、燈管、鈸等,在樹枝殘件之上製成自動拍翼的人工蝴蝶。在暗黑環境裡,作品是奪目的。藝術家的意圖亦同樣明晰。他提到受華嚴哲學的薰陶,創作喜以攝影、電腦、多媒體設置來探索轉變、物化等概念。是次展覽不難觀察出他提出那「後工業社會中的自然藝術」。


張瀚謙也借用文學哲思作為展覽的主幹。大部分作品援引自中國傳統文化。其中《墨潮 – 白駒》雕塑:黑色卷軸一直轉,突然一下火光,紙上燒出了白色的痕跡。熱過後,白褪去,回復黑。斷斷續續,明明滅滅,令人聯想到生命流逝,正如藝術家也寫道「生死輪迴都是一齣戲人生映畫」,呼應莊子所言的「白駒過隙」。多媒體藝術與文學的跨界實驗之上,還有古代與當代的連結,創作邏輯容易掌握。


落合陽一和張瀚謙的跨界演繹明朗,觀眾容易捕捉藝術家的創作線路。二人作品都算吸引眼球,觀眾都願意駐足欣賞。展覽主題與作品關係密切,結構亦算嚴謹。要是有一張評分表,我想他們展覽不會取得爛分數,但偏偏就少了一份情感連接的共鳴——我都明白你所作的事,而且處理得還不錯,但「哦」,與我何干呢?



有感從何來?


相對來說,張亦勤與馮正權的聯展《溫感不安》,製作雖然顯得土炮,似雛形,但引起較為深刻的觸動。


「溫感不安」以溫度作為體驗的媒介,捕捉疫情狀態。主題開宗明義貼近時事,取材自當今社會,觀眾借助語境容易投入。這是展覽的優勢。時機可以是運氣,但我覺得藝術家的選材和創作方向也方便觀眾進入作品,尤其是馮正權之作,可見其用心經營。


就像《空做》由七隻塑膠噴壺組成,電力推動,自動噴灑,但壺中無物。無藥水都繼續噴灑, 似在批判抗疫措施如儀式,「有姿勢,未必有實際」。噴壺非常普遍,觀眾入場之前定必見過(甚至用過)。物品的熟悉,作品處理方法的陌生(取去消毒藥水,噴空氣),熟悉與陌生碰撞刺激思考——為何會這樣?藝術家想說甚麼?這關乎日常生活的反思,無須引經據典,動動腦筋就能猜想到。


另一裝置《TOUCH》是灰色地氈上的黑色立方雕塑。藝術家邀請觀眾坐上去,靜思如此不容易的一年,如何克服過來。立方雕塑以木製成,感受體溫轉為白色。隨著觀眾起立離開,雕塑上的白褪去,黑色重現。作品引入互動元素,觀眾參與創作,一同經歷變化。可以想像:孩子跑跑坐坐,發現顏色變化,自然提出十萬個為甚麼。大人即使未必好奇背後的物理,但又可能勾起人離死別、人去樓空的唏噓。親身體驗的感受最直接,而且提升作品的趣味。創作未必要提出答案或大道理,但可以建造空間予人各自發掘內心的聲音。



說服,還要打動


這一趟藝術中心之旅,我明顯地偏好《溫感不安》。那幾乎是反射反應、很快得出的結果,但我卻用上幾倍時間嘗試去理解何以我不被《物化》和《未境之歷》感動。很大程度上,每個人背景和經歷不一,喜惡定必有偏頗。撇別個人喜惡,是否可提出普遍適用的條件呢?


如果有,可能是:說服與打動的較勁。


將點子清楚地實踐出來,觀眾看得明白。這重要,是基礎,但不足夠。因為藝術不只是傳播工具,更是創作人與觀者交流的平台。有時候,作品預留空間,讓觀眾投入,激發其探索的動能,勾起其回憶之共鳴,可能更加雋永。



Search by Writ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