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Invited Writers


This new section on the AICAHK website supports young Hong Kong writers. The latest articles by invited writers are below. Other articles by invited writers can be read by clicking on the 'Archive' year and month on the side-bar.

公共藝術,重在公眾
Wing Shan LEUNG
at 10:27am on 21st December 2020


 

 

圖片說明

1. 藝術家Mary和Billie為屯門河畔貓咪換季時,街坊上前互動,描繪了藝術融入社區的一幕。
2. 精美的乒乓球桌應該坐落在更熱鬧的空間。
3. 1998年《乒乓成圓》在澳洲初次登場,大受社居中心用家歡迎。
4. 小孩在顏色鮮豔的Wobbles組件上嬉戲。
5.《ParkUp古亭》的小空間內,後方掛著居民的衣服,前方是拍照少女。



(This article titled '"Public" is a vital element in public arts'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善用藝術來提升公共空間價值是國際趨勢,公共藝術亦由此而生。當博物館和藝廊全部關閉時,大家最觸手可及的正是公共藝術;這些項目的目的不只是為點綴公共空間,更重要是讓公眾參與。


與屯門發生關係的藝術

於今年完成的「非凡!屯門河」項目頗值得留意。一共六組藝術裝置分佈在屯門河兩旁 [1]。藝術團隊La Belle Époque負責的《與貓為畔》以編織裝置為主,兩位藝術家Mary和Billie在創作前多次走訪屯門,發現區內四處都有人貓共處的景像,因此找來陶藝家Rose Lei製作了五件可愛的陶貓雕像,再在貓身繪上屯門風景元素;她們也製作了多幅與屯門故事有關的編織橫幅,垂掛在沿河欄杆。作品最具公共藝術特色之處,其實不在於裝置本身,而是團隊曾在區內開辦了多場工作坊,分享基本編織技巧。創作公共藝術時,了解地區歷史和環境是基本,但與公眾直接對話更為重要,工作坊傳達的不單是工藝,還有藝術家真正在乎社區和居民的信息。

這組作品尚有一大特點是為期三年的「換季」,Mary和Billie定期到訪屯門為貓咪拆走舊衣,讓貓「紋身」曝光一輪,再回去換上新衣。此舉不但避免了日曬雨淋的摧殘,甚至讓公眾產生期待。藝術家每次為貓咪換衣,同時也在和公眾漸漸建立關係,過程中,街坊會停下關心新衣的外觀,甚至笑說怕裸體貓咪會著涼,證明了街坊從心底喜歡這組作品的存在。如果藝術裝置橫空出現,過後又無人知曉、欠缺功能,即使公眾天天路過,只覺與己無關,再精美細緻的藝術品也失去了公共藝術的意義,顯得突兀。

除了裝飾類作品,「非凡!屯門河」也有幾組裝置著重功能,主要是讓街坊休息的座椅組合。唯一一組帶有玩樂元素的是《回彈的迴響》,由藝術家陳濬人設計了一張鋪有鋼片的乒乓球桌,打球時,球彈在桌面便如敲鋼片琴一樣,8字形桌面亦方便多人同時打球。裝置很有心思,但位置卻鄰近工業區,不屬街坊日常休憩的空間,難免乏人問津。假如搬到對岸的屯門公園,相信會有學生和小孩捧場。裝置的另一問題是現場沒有提示桌面能發聲,路人只會覺得球桌形狀特別。公共藝術有別於博物館展品,大眾並非特意參觀,作品需要易懂、清晰,才能引起大眾興趣。例如球桌兩旁繫上鋼片琴的敲擊棒、地上鋪設一小段發聲裝置之類,會有助街坊走近體會其特色。


借鏡外國經驗 強調日常參與

乒乓球桌向來是公共空間的常見裝置,新加坡藝術家李文在1998年設計出《乒乓成圓》[2],這張巨大的冬甩形球桌予多人打球,樂趣在於圓心內的玩家可以同時對戰數人,打破乒乓球固有玩法,也可邀請更多人參與。藝術家重視玩家的體驗,大眾一同玩樂才是作品的核心價值。

進階的公眾參與是由公眾參加設計過程,美國Kounkuey Design Initiative (KDI) 十分擅長此道。這組織由建築師、社工和工程師等人組成,研究並策劃多個公共藝術與空間設計項目,其中在洛杉磯街頭的Play Streets項目 [3] 就強調大眾落手落腳來製作玩樂空間。KDI設計了名為Wobbles的塑膠組件,組件形狀不規則,既可成為椅子,又可疊加成桌,或者連接成攀爬架玩具,甚至小童搖搖椅。項目選址在一個欠缺公園設施的社區,Wobbles組件高度流動、易於裝卸,正好成為臨時遊樂場。居民能夠隨意安排組件至理想用途,小孩更樂於每天改變玩法。項目的成功基於深入溝通,居民不再只是設施使用者,是而項目的設計師之一。

在居住環境狹小的香港,公共空間本該有重要意義,但不論是美觀、功能和使用率上都欠缺創新思維。地方小並不是藉口,台灣Plan b團隊操刀的《ParkUp古亭》項目 [4],佔地只有一千平方呎左右,如一般香港街頭常見的公園大小。這片空地本來荒廢已久,團隊簡單安置9組單槓,只要配上不同組件,既能給年輕人健身,小孩又能玩秋千,長者更可以晾曬被鋪。空間小小,已考慮了各群組的需要,同時成為拍照打卡熱點,開啟了公共空間的無限可能。公共藝術作品是為大眾而做,尤其當藝術裝置會長久留在社區之內,公眾的觀感和實際需要,遠比藝術家一時收到的評價更為重要。


:
[1] 「非凡!屯門河」的詳情與六組藝術品簡介可見於:https://www.lcsd.gov.hk/CE/Museum/APO/zh_TW/web/apo/viva_river.html
[2] 乒乓成圓》的介紹詳見在李文的個人網頁:http://leewen.republicofdaydreams.com/ping-pong-go-round.html
[3] Play Streets項目簡介見於KDI網頁:https://www.kounkuey.org/projects/play_streets
[4] 《ParkUp古亭》項目簡介見於Plan B網頁:https://theplanb.cc/archives/project/parkup-gt



Search by Writ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