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 Articles
文獻展十三
Oscar Hing-kay HO
at 3:32pm on 16th August 2012
(This article entitled dDOCUMENTA 13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hinese.)
匆匆飛往卡素三天,參加《文獻展十三》展覽的開幕預展。這五年一度的國際藝術盛事,自然吸引國際文化界的各方人物,到處都碰到圈內的友人,又是另一個文化界的大派對,是個交流、更新資料的好時刻。因為筆者是本屆文獻展的國際委員會成員,負責選擇《文獻展十三》的藝術總監,如果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擺出來的展覽差強人意,委員會成員也得承擔點責任,所以還是有點點兒壓力。
之前也曾經為文說過,甄選文獻展策展人並不容易。這類幾年長的全球性展覽策劃工作,是個在不斷探求和演變逐漸成形策展內容的過程,要求首次見面便要求提交一個具體的策展計劃,實在不切實際,就算有此策展計劃,也不用認真對待。與Carolyn見面時最深刻的印象,不單是她對藝術有其個人的思維和看法,而是她對藝術和對策展工作的熱忱。芸芸應徵者中,她是唯一在跟我們見面前遊走卡素外圍地區,找尋具特別歷史或文化意義、可能用來豐富固有文獻展展場的額外空間。這份投入,是個好策展人的徵兆。
基本上我對《文獻展十三》的反應是混雜的,有部份展廳的作品我十分喜歡,例如在Fridericianum和在火車站內的裝置,前者是歷屆文獻展的主場,這展場內的展品也沒令人失望,反映出策展人對藝術的多元、跨界線和跨歷史的思維。展覽包括公元前二千多年來自的中亞漂亮雕塑、意大利畫者Giorgio Morandi用以繪畫他著名靜物畫的原有器皿、稚樸藝術家的織氈、阿富汗的拆除雕像事件的紀錄,還有畢加索畫作在巴勒斯坦引發的爭議,思維面極遼闊,跳躍於不同時空之間,針對的議題廣泛,展品來源也有不少是遠離於傳統藝術的主流領域,選出來的展品令人耳目一新。
在火車站的展覽有不少極細緻優美的作品,個別展覽裝置更是別具心思。當中由策展人帶領的ipod導賞,把現實虛幻、歷史和當前現實相互扣連重疊,效果卓越。反而是在公園的形式各樣裝置顯得貧弱,大都未能好好利用那漂亮的公園環境。
展覽最缺乏的,是個完整的策展概念,能夠把各部份展覽連扣一起,提供一個觀看藝術的態度。看策展人的展覽導言,雖然尚可看到一些策展人感興趣的議題和領域,但仍不能抓到她的統一策展概念。當然,較為直覺性地跳躍於不同議題目間,也是一種策展方法。《文獻展九》策展人楊荷Jan Hoet便是這種性子,我曾和他共同策劃展覽,深深感受那不受理念約束地一瀉無遺的直接回應方法,同樣可以產生有震撼力的展覽。但Carolyn倒沒有楊荷的強烈情感,卻多了一份較細碎另類但理念也相當複雜的組合。
展覽較令人喜愛的,是對以往備受但忽略的地區如中亞、中東、東歐等地較多落墨,而當中亦不乏令人神迷的作品,擴張豐富了藝術的領域。展覽中亞洲藝術不多,中國只選上了兩位藝術工作者宋冬和顏磊,而兩人的作品,亦未見有過人之處。以中國之大,只有兩人入選,當然令不少華人失望。這情況是不是暗示一個逐漸浮現的現象:國際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熱潮,逐漸冷卻下來,國際藝術圈,無論是嚴肅的藝術研究或只是市場上的炒賣,都會不斷尋求新的領域、新的亢奮。除非中國當代藝術出現令人觸目的新發展,否則將會繼續下滑去的。
坦白說,看阿富汗的藝術,比看中國當代藝術更令我感興奮。
dOCUMENTA 13 《文獻展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