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Art Issues

- 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 M+

The latest article on a special issue topic is below. Other articles on the same topic can be read by clicking on the 'Archive' year and month on the side-bar.


藝術空間之設計與功能
Eva Kit Wah MAN
at 0:00am on 18th March 2014


(This article entitled ‘The design and functions of an art spac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hinese.)


香港視覺文化博物館M+的得獎設計公佈。這個位於西九龍文化區,佔地六萬平方米的建築不只是香港未來的地標,其設計亦直接關係到展覽空間、藏品保安、藝術文化檔案及視覺藝術教育推廣等成效。在西九文化區大規模計劃山雨欲來之前,這片臨海的土地即使沒有任何建設,也曾在各式各樣的展覽活動及音樂會裡以其寬廣的空間,帶給過不同族裔的香港人前所未有的歡欣。我便曾在海濱的音樂會上,聽見躺臥在雜草地上的一名觀眾說:「還我西九!如此難得的土地做我們的公園最好。」

設計公佈後,有人說建築的形狀如三號強風訊號,將來在港島一邊看去應該是個奇觀。得獎團隊夥伴之一的Herzog & de Meuron,曾參與設計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以及北京國家體育館(鳥巢),以其實力加上TFP Farrells參與規劃本地基建的經驗,是次贏得M+的設計應該是基於一份糅合了風格與實際考慮的自信。這點從建築的形態可見一斑.。

人們口中的「三號強風訊號」,其實是指由那直豎的板樓與橫延的水平展廳,但設計其實是十字形,因為還有一截直落於文化區地下凹陷式的展覽空間,名之為「發現空間」(Found Space),想這是得獎設計的主要賣點。這於地下機場快線隧道開闢的空間,驅除了隧道最初帶來的設計顧慮與障礙。連接隧道外形構成的寬闊展區,除了向上以圓形穿透採光,還連接M+的裝卸區、貯存間與地下廣場;想像中將成為大型裝置藝術、雕塑及表演藝術的場地,或更可能地,為跨媒體藝術提供理想的展示空間。

前陣子才有人問起,如要把舞蹈帶進坊間或社區演出,在香港可有甚麼選擇,眾人都皺眉搖頭,我想起大會堂與沙田文化博物館多年前跟城市當代舞蹈團的合作。最近沈偉舞蹈團在香港藝術節於尖沙咀文化中心大堂的演出,便見出場地的狹窄與艱難了。還不只是這一點。香港文化中心建成之初,其外形設計曾被狠批為破壞及浪費臨海的景觀。香港藝術館於未來數年亦即將進行龐大的裝修工程,並改善正門的設計,可見身為藝術館,其硬件自會引來設計上的寄望,並被期待成為地標。「其身不正」者,對其在藝術上可能的造就亦大打折扣,箇中的邏輯與信心關連。

甚麼是展覽及藝術空間的主要條件?感官比理論還更具說服力。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紐約及西班牙畢爾巴鄂的古根漢美術館、日本箱根及六本目的美術空間等,都能在一片雅靜和寬敞裡讓藝術說話,任由展品自身於空間設計及策展中達到博物館展示(display)的啟迪,美感經驗、教育及反思的功能,那可以是宗教性的默想儀式,這個比景觀更為重要。


原文刊於《信報》2013年7月9日 。
First published in the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9 July 2013.  



Search by Writ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