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受邀作者


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支持香港年輕作者撰寫藝評,此新頁面刊登受邀作者的評論文章。下面列出最新文章,如欲瀏覽受邀作者的其他文章,可點擊右下角資料庫的年份和月份。

香港藝術發展的瓶頸和突破
海寧
at 4:36pm on 23rd September 2020


圖片說明:

由黃宇軒、林志輝等人組成的打氣小組在2014年籌辦《並肩上:雨傘運動打氣機》的媒介實驗項目,讓全球網民輸入打氣的字句,然後再由團隊投射在佔領區的政府總部外牆,鼓勵正在現場參與運動的市民。(圖片來源: 打氣小隊網頁)


(This article, entitled ‘The bottleneck and breakthrough of Hong Kong’s art development’,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近期網上藝術節目繁多,因為對香港藝術發展的歷史甚感興趣,所以便訂閱了由梁寶山和梁展峰所舉辦的講故節目-《道聽途說》。在短短六星期中,節目涵蓋了香港藝術的歷史點滴,包括藝術家陳育強、楊秀卓的創作經歷,演藝文化界參與反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遊行和零三年大磡村展覽等社會運動。香港不缺乏藝術家,而且都帶有獨特的創作觀點或鮮明的政治立場,但為什麼我們的藝術發展卻長期停留在瓶頸狀態呢?

其中一個核心問題是香港現時未有發展成一套與本地脈絡接軌的文化思考,構成藝評人或策展人編寫論述的障礙,亦令觀眾未必能準確理解或對作品有深刻的聯繫。藝評人或策展人詮釋作品的時候,他們會用理論、美術史等框架去深化藝術家創作的動機或含義,然而因為這些框架很多時候是由西方社會傳入香港,如果照辦煮碗地套用去解釋本地脈絡,會導致未能完整地詮釋作品的含義。

同時,香港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鼓吹商業主導的藝術發展,亦壓抑了藝術家與公眾的交流。頗具名氣的藝術家固然可在大型藝術館或商業機構展出作品,但資歷較淺的藝術家亦需要合適的公共空間去持續展示作品,跟觀眾交流。然而,在以金錢為上的香港社會中,資金充裕又願意支持知名度及商業銷量較低的藝術家的機構卻是數量稀少,令藝術家與觀眾之間的交流無法持久。

若然欠缺切合本地的文化思考和交流空間是香港藝術發展呈瓶頸狀態的癥結,政府作為行政決策人便應該對症下藥地投放公共資源。可惜政府在順應全球創意產業的大趨勢之下,只側重考慮經濟效益成本和國際知名度,集中發展接通內地市場及藝術硬件工程,忽略了持續培育一群能疏導癥結的藝術工作者,導致公帑未能被充分利用去填補香港藝術發展現存的空白。

當社會選擇以經濟為首的時候,香港藝術就像困在一個死胡同中,雖然有藝術家努力不懈地創作,仍然無法令我們社會的文化內涵轉化成可被大眾理解的語言。

儘管如此,我認為當下的環境卻是打破香港藝術發展瓶頸的好契機。近年香港社會的氣氛令人躁動不安,連帶驅使了不少藝術家製作相關議題的作品。無論是2014年雨傘運動的街頭藝術《Umbrella Man》 (Milk,2014)、《並肩上:雨傘運動打氣機》 (黃宇軒、林志輝,2014)、2019年遍佈全城的連儂牆和文宣,甚至不少獨立展覽的作品都作出與本地社會脈絡和身分認同相扣的表達。此外,乘著這股社會浪潮製作的作品在民間尤其獲得強烈迴響,甚至在咖啡室及餐廳中見到它們的身影,並且有人願意掏錢去支持創作。藝術家過去與大眾交往疏離,但隨著他們的作品所反映的本地議題漸趨鮮明,兩者明顯產生了更頻密的交流。對於藝術發展來說,作品能勾起這種廣泛而深入的交流,比起許多耀目吸睛的大型藝術活動來得更為有意義。

這段時期的本地創作無疑未能一朝一夕推動出盛大的展覽策劃或被收藏者熱烈追捧,然而這些作品卻能協助香港藝術家、藝評人及策展人更了解創作與社會思潮關係密切,為促進發展一套符合本地脈絡的文化思考和交流踏出富意義的一步。



作者搜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