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藝評


從美術教育到視覺藝術教育
萬青屴
at 12:00pm on 2nd July 2009


視覺藝術教育已經成為全球迅速發展的新型藝術教育。視覺藝術教育發展,與當代教育與當代文化觀念的變革,特別是與當代産業轉型的需求和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息息相關。 視覺藝術在今天的發展,也可以理解為是當年的「包浩斯精神」和教育理念在新時代的延續,是空前的大規模,大範圍的融合與擴展。 十九世紀後期,英國著名的藝術家,設計師,作家威廉-莫裏斯(William Morris ,1834-1896)等人,宣導新藝術(Art Nouveau)運動,主張藝術家從事手工藝,消除純藝術與實用美術之間的界限。後來這一運動遍及歐洲。1919年成立於德國魏瑪的包浩斯學校,傳承並發展了新藝術運動的主張,近一步將建築、雕刻和繪畫結合一體,提出了「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的原則,成為現代藝術教育和工業技術結合的起點,適應了工業化、技術革新、市場流通和現代藝術發展的需求。 美術(Fine Arts),被稱為所謂純藝術或高級藝術 (high art)作品,例如繪畫、攝影、雕塑等,以靜止的視覺元素塑造形象,傳達藝術家的感情理念。但是視覺原素並不僅僅存在於美術作品之中。 視覺藝術不僅是依靠視覺元素傳播創作信息的藝術形式,同時也可能是與日常生活有密切關系,具有應用價值的創意產品。 傳統的美術教育本來是包括音樂的,後來音樂被考慮為時間藝術,歸類于演藝(Performing Art)藝術範圍。因此美術通常是指以二維空間的所謂平面藝術(繪畫、板畫、攝影等)和三維空間的所謂立體藝術(建築、雕塑等)由靜止的視覺元素所構成的傳統藝術。視覺藝術包括了美術,但是與傳統美術教育的宗旨是不同的。視覺藝術中除了美術以外,還包括了四維空間的、時間的、動態的,音響的藝術元素、以及探索多維空間的滲透重叠性的虛幻世界,融入了多種多樣的新科技成果。當代視覺藝術與當代文化密不可分,依靠當代科技最新成果的應用而拓展,是多元的,跨學科的新融合。 與培養專業菁英的傳統美術教育不同,視覺藝術教育是與大眾文化為背景的,是與産業轉型息息相關的,是為創意產業提供具有廣泛知識技能,可以順應社會需要,可以改變“專業”範圍,可以創造新機會,可以自我謀生的新時代藝術人才。過去我們的美術教育,四年甚至五年本科學習一種美術媒介,往往是一輩子要從事這種專業。今天的視覺藝術專業畢業生,專業是融合的,多能的,互動的,有更寬泛的變通餘地,可以適應不斷拓展,不斷更新的文化產業發展,面對多種多樣的選擇機會。在就業或創業初期,經歷改換職業,嘗試面對不同領域的挑戰,在工作中自修,勇於捨棄,敢於嘗試,發揮創意才能,直到在適合自己發揮的領域取得相對穩定的發展,是今日青年在職業生涯中所面臨的正常狀態。 雖然,視覺藝術被理解為一種藝術形式,以視覺元素為基本構成的藝術創作,諸如繪畫、攝影、版畫、電影,包括有些與三維空間相關的藝術,如裝置,雕塑和建築等等。而有些藝術門類,如演藝藝術,語言文學藝術,以致於涉及藝術知識技能訓練的門類,如服裝藝術、化妝藝術、烹調藝術、園林藝術等等,雖然不為傳統美術所容納,或者不為堅持精英藝術理念的人所承認,但是不可否認,這些所謂“非視覺藝術”,也是與視覺藝術有關的。所以,視覺藝術的定義是寬泛的,開放的,發展的,沒有固定邊界的。例如,所謂“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也稱之為“表演藝術”,似乎應該歸類與演藝的範疇,但是由於“行為藝術”產生於當代文化和觀念藝術的流行,傳統的舞台或影視表演藝術難以接納,自然歸屬於視覺藝術。由此可見視覺藝術的當代性和包容性。 包括歐美一些國家的某些美術院校,雖然在原有的美術課程之外,多數增加了設計,或實用美術,但是有些歷史悠久的院校,仍然延續美術教育的傳統,不肯放棄精英教育的理念,課程之間缺少觀念的貫穿互動,足夠的新領域與美術的交叉融匯,與適應創意產業需要的視覺藝術教育尚有一定距離。香港不能事事拷貝西方,視覺藝術教育是正在發展中的新興事業,必須從當地的歷史文化環境出發,根據當地的實際需要發展,現成的視覺藝術教育標準樣板是沒有的。香港沒有太悠久的美術教育歷史,但是也沒有過于沉重的歷史負擔,反而可能更快的根據需要,建立起與世界同步,卻是香港自己的視覺藝術教育架構和多學科互動的視覺藝術課程。 視覺藝術課程的組合應該是因地制宜的,是交融互動的,是以多維空間,多媒體,多元素的探索精神貫穿教學全過程,以具體的創意個案、項目的實際操作、完成的質量以及應用效果,作為衡量考察教學和學習成果的依據。 目前,國際上尚沒有出現統一的,被普遍接受的關於何謂視覺藝術的嚴格定義,是正常而自然的,正說明視覺藝術是處於發展之中,是開放的,包容的,沒有固定邊界的。從全球的范圍來觀察,視覺藝術正在成為目前三大藝術門類(視覺、文學、演藝)中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內容最豐富的藝術門類(香港目前卻通常把藝術分為十大門類,其中同屬于演藝藝術門類的竟然被分成八個獨立界別,占全部香港三大藝術門類的百分之八十,而視覺藝術,文學藝術只占百分之二十)。視覺藝術所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領域,道理很簡單,因為它是在發展中的,適應當代文化和產業轉型的。從外太空到微觀世界,當代人類比以往更大量的通過視覺影像接受知識信息,依賴可視圖象分析思考判斷,而歷史上曾經長期依賴肢體語言和文字閱讀語言作為交流溝通,傳播知識的空間已經相對變得越來越小。 對于視覺藝術教育,世界不同國家,不同文化區域,不同教育傳統以及教育體制,會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各自不同發展。但是,無論是否直接使用“視覺藝術”或是仍然延續使用“美術”,或稱為“大美術”,今日的美術院校,已經不可能繼續單純的“美術教育”。在歐美地區有較為悠久歷史的美術院、系、學校,實際上,大都在傳統美術課程的基礎上,多數增加了設計(Design)和其他實用美術和手工藝(Applied Art and Craft art包括玻璃、陶瓷、金屬、首飾、佩戴品wearable、以及非傳統材料的製作工坊等)、尤其以新媒體(New Media)、多媒體(Multi-medias) 的運用為視覺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而電腦技術以及軟件的日新月異,尤其是數碼(Digital)科技在設計、攝影、電影電視、視覺音樂、動畫、遊戲、廣告等方面的廣泛應用,已經是視覺藝術教育課程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視藝教育需要跨學科合作。今天,為創意產業的發展培養人才,是視覺藝術教育的重要責任。今天的視覺藝術是藝術與當代文化,當代科技和當代產業更大範圍、更大規模的融合。視覺藝術的特徵之一是突破了傳統美術平面及三度空間靜止造型的局限,融入了觀念的,多維的,動態的,光影的,聲響的,以及參與者肢體本身的多種元素,例如裝置藝術,行為藝術、視覺音樂、新媒體藝術,公眾藝術等等。因此,傳統的獨立的美術學院,為適應向視覺藝術教育轉型的需要,不得不靠內部發展,出現了架構擴張,甚至院中建院的現象。 晚清民國以來的中國美術教育,經歷了最初學習日本,然後轉向學習歐洲;1949年以後又經歷了學習蘇聯的歷史時期。然而,過去的美術教育發展,無論是在教育理念方面還是在規模範圍方面,可能都難以與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多年的巨大變化相比。中國內地視覺藝術教育方興未艾,發展因地制宜,往往各具特色,很少出自統一模式,相互雷同的現象,有的甚至規模蔚為壯觀,前所未有。例如2008年1月成立的上海復旦大學視覺藝術學院,校園佔地占地面積740多畝,規劃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下設六個學院,即傳達設計學院,數碼傳媒學院,空間與工業設計學院,時尚設計學院,美術學院,表演藝術學院。其中“美術學院”只是視覺藝術學院的六院之一。而在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下屬也有一個“視覺藝術學院”,雖然只是屬於在象山校區的分校區學院,似乎還沒有包括在是院中之院的十個學院之內(造型藝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建築藝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上海設計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藝術設計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這兩家的視覺藝術學院,規模,包括學科範圍有明顯不同,差異甚大。而我的母校中央美術學院,雖然也是院中有院,但是目前只有七個學院(中國畫學院、造型藝術學院、人文學院、設計學院、建築學院、城市設計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中,雖然未見獨立視覺藝術學院,顯然已經不再是傳統的美術學院。其實,視覺藝術教育也需要實現多元化,不同類型的院校,根據各自歷史背景,當地需要,可用資源,發揮各自所長,各盡其能,並非一定要隨大流,采取統一模式。 視覺藝術教育需要跨學科的合作、大學架構的改革和先進設備的支援,諸如理學,工程、人文,社會科學、建築,法學、特別是資訊科學(IT),大眾傳播,影視媒體,數碼影像,電腦科技等等各種領域的配合。因此,在綜合大學中設立視覺藝術學院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香港回歸後,特區政府逐步推行教育改制和促進產業轉型的工作計劃,第一任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在他2003年1月的政府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在香港建立視覺藝術學院的目標。 2004年11月,香港浸會大學吳清輝校長宣佈準備成立視覺藝術院。2005年9月,浸會大學文學院開始啟動視覺藝術(榮譽)文學士學位課程,文學院院長鍾玲教授兼任視覺藝術院籌備總監。雖然當時社會上有不同意見,甚至出現非議,誤解,政治解讀,但是視覺藝術院沒有停滯,還是很快建立起來了。正如前大學撥款委員會主席林李翹如博士所說,視覺藝術院的建立,不僅是對浸會大學有好處,而且是對全香港有好處。我清楚記得,當年新機場未開工之前,也曾經眾說紛紜,各種意見總是以反對聲音最為響亮。今天,香港市民乘飛機返港,卻常常香港機場感到自豪寬慰。 當時申請籌建視覺藝術學院的據說還有其他大學和私立藝術教育機構,香港首間視覺藝術院,最後決定設在香港浸會大學。主要考慮之一是因為浸會大學已經擁有建立多年的傳理學院,該院所提供的媒體、影視、和大眾傳播課程,有助於視覺藝術學院集中發展香港急需的學科。2005年秋季首先由浸會大學文學院招收第一屆視覺藝術專業本科生,次年(2006年)一月視覺藝術學院正式成立。 我奉命出任建院總監,雖然意外,卻得到一次難得的迎接新挑戰,進入新知識領域重新學習的機會,能有機會做對香港有益的事,何樂而不為呢。這所香港首間學院級的藝術教育機構,雖然仍處於建院初期階段,發展卻十分迅速,我接任時只有三名教員兩名職員,現在已經發展到教職員三十多人,建立起一支國際化的青年教師隊伍、全新的教學設施、僅僅視覺藝術本科課程已經達到60多種,目前已經有近300名在讀本科生和50多名碩士研究生,課程仍然在進一步擴展之中。到2012年實現大學四年制改制,估計視覺藝術院將本科在校生將達到至少400名左右,而視覺藝術碩士和博士學位課程也至少可以達到60-70名左右。在七百萬人口的香港,這個數字是很小的(占人口10%以上,擁有百萬以上大學生的亞洲城市中并不包括香港,香港大學生人數只有十萬人左右,不到人口總數的1.5 %)。實際上,目前申請報讀視覺藝術院的考生每年都有數百名,能夠經過專業測試和面試後入學的只有數十人。隨著本港六年新高中制的建立,超過半數以上的新高中將開設視覺藝術選修課程,作為百分之十五“其他學習經驗”的組成部分,對愛好視覺藝術的畢業生提供了更好的準備,因此視覺藝術院的學生來源是充足的,而且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支持。 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的建立,不僅得到了浸大內部院系的支援,還得到了本港和內地其他大學的協作,特別是香港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援,如民政事務局提供作為一級文物的古建築(原英國皇家空軍俱樂部舊址)作為校園(現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接管),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提供特別啟動資金等,發展基金,以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協助,與相關創意產業和文化企業之間建立合作關係,使得在香港已經議論了三十多年的視覺藝術學院,終於在短時間內成為事實。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的首屆視覺藝術碩士,就是與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通力合作的成果。視覺藝術碩士課程以藝術行政管理專業作為先導,目的是直接配合本港創意產業的發展需要。視覺藝術院準備在覺藝術碩士課程的基礎上,發展視覺藝術博士學位課程,以適應香港、內地和亞洲地區的社會需求。浸會大學同時還與藝術發展局,香港藝術中心,香港賽馬會合作,改建石硖尾一座廢棄工廠大廈為創意藝術中心,提供租金低廉的藝術工作室和藝術活動場地,以及劇院,影視廳、展廳,設備設施(如玻璃、陶瓷工坊),並組成了專業管理團隊,為藝術家提供必要的服務。這是香港第一間由工業大廈改造成的創意中心,也是亞洲較為罕見的由正規大學參與管理的藝術社區,現在已經啓用。這所創意藝術中心比北京798要小很多,但是我們希望能提供高水平的管理,提供高效率的服務,在藝術家與創意產業之間建起一座橋樑。我本人也有幸參與了中心的創建和管理工作,我相信香港在發展創意產業,文化大都會方面是有優勢的,雖然起步晚了許多年。香港最需要的是行動,不能再拖延了。 浸大視覺藝術院成立以後,吸引了不少歐美視覺藝術專才前來任教,我們的校園、畫室、工作坊、電腦實驗室,以及展覽廳等,已經成為師生和訪問藝術家交流創作的平臺。同時,視覺藝術院還正在建立與歐美、澳洲、亞洲以及內地視覺藝術教育界的交流合作。對於發展視覺藝術教育而言,香港現在的環境,比已往任何時候都要好。由菁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由考試教育轉變為成果教育,由教師中心的教育轉變為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由天才教育轉變為能力教育,香港正在經歷深刻的教育變革。我們有理由更樂觀、更正面的期待香港視覺藝術教育的新發展。我對香港藝術中心,香港藝術學院,中文大學藝術系,城市理工大學,城市大學,嶺南大學,教育學院,公開大學,以及香港大學持續教育學院等,在發展視覺藝術教育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貢獻,感到由衷的欽佩和欣慰。 (2008年8月30日於香港,本文是應中央美術學院邀請,為90周年校慶以及美術教育曆史研討會所作的演講,已經收入中央美術學院出版的論文集《美術學院的曆史與問題》,本次網頁刊出,內容經過了再次修訂。)



作者搜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