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Reviews & Articles


玩習歷史、書寫歷史:多軌與越軌的歷史
Phoebe WONG
at 12:31pm on 19th March 2015


圖片説明:

1. 《烏塔馬——歷史裡的千千萬萬個我》,何子彥,2003。圖片提供:何子彥。
2. 《棋樟山》,錄像裝置現場,新加坡雙年展2013。圖片提供:Han。
3. 《五一三學堂一角》,蘇德祥,2014。圖片提供:蘇德祥。



 (This article,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is about revisiting history of Singapore.)

"History will be kind to me for I intend to write it."
「歷史會善待我,因為,我將是那撰寫歷史的。」
― Winston S. Churchill

"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 they do things differently there."
「過去有若異國他鄉;在那兒,各處鄉村各處例。」
― L. P. Hartley

「歷史是一種使過去與現在相遇的時間感覺,一種對於未來的道德責任。」
― 孫歌

2015年1月中下旬舉行的「新加坡藝術周」裡,我兩次遇到藝術家何子彥。他於2003年的錄像舊作〈烏塔馬——歷史裡的千千萬萬個我〉(Utama – Every Name in History is I),紀錄了早已被遺忘的蘇門答臘王子烏塔馬 (Sang Nila Utama),即「新加坡拉」(Singapura,馬來語,singa意謂獅子,pura意謂城市)時期,前殖民時代的建立者(13至14世紀)。或者這並不是巧合,在藝術周裡超過100個節目,我不僅碰到何子彥,還在不同展覽中也與多個與新加坡歷史的新作不期而遇。在今年新加坡國家獨立50周年的大日子裡,「觀照新加坡歷史的意識」-- 從梳理本國歷史的脈絡和意涵,以至到另類歷史書寫,這股暗潮似乎在藝術圈裡不斷地湧動。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歷史特展「獅城七百年」

在新加坡官方歷史的紀錄,英國政治家史丹福‧萊佛士爵士(Sir Stamford Raffles,1781-1826)是新加坡海港城市的創建者,新加坡城建於1819年;而蘇門答臘王子烏塔馬 (Sang Nila Utama)這位前殖民時代的建立者 ,似乎早已被遺忘。何子彥透過影片〈烏塔馬〉追溯烏塔馬的身世,「他是否是馬來印度王子Iskandar Shah的後裔?還是中國宦官鄭和的遠方親戚?」影片中,烏塔馬和他的隨從先後被塑造成歐洲、美洲或亞洲歷史上偉大的探險家以及帝國主義者的形象,因為哥倫布、瓦斯科‧達伽馬、庫克船長、亞歷山大大帝和凱撒大帝在影片中都出現了。[1] 藝術家巧用「活人畫」(tableau vivant),一人分飾多角,如走馬燈般反覆圍著這個一次又一次被發現的島嶼打轉,魔幻地表達出「歷史化」過程中,無法避免的虛構情狀和不確定性。[2]

展期至2015年8月10日的新加坡 國家博物館歷史特展「獅城七百年」裡,博物館選播〈烏塔馬〉特別吸納民間提出的別史觀點,雖令人覺得可喜,然博物館只節選烏塔馬的神話身世一章,卻省略了影片中批判歷史旅遊商品化的最後一章,作品成了政府宣傳工具,有目的地為歷史作見證,卻非視為一件藝術家創作而展現,實令人可惜。


王文清「爪哇史」

新加坡中年畫家王文清在吉門營房 (Gillman Barracks) 藝術特區裡Fost畫廊的近作展「爪哇史」,著墨於統領印尼時期的史丹福‧萊佛士。王文清旅居美國廿多年後回歸亞洲,2014年起在印尼日惹安頓下來,這使得他對新加坡及東南亞地區有了新的認識,並近距離重新審視東南亞殖民史。通過閱讀,如英國記者Tim Hannigan2012年發表的著作《萊佛士與英國對爪哇之侵略》和萊佛士所撰寫的大部頭著作《爪哇史》(一冊兩卷,1817年在倫敦出版),王文清認識到萊佛士在新加坡與印尼形象的迥然不同:新加坡殖民時代的建國偉人,在印尼,卻被看成是掠奪印尼資源、文物的強盜。

展覽有多個部分,其中四張巨幅的炭筆畫,描繪萊佛士統治下的新加坡與印尼,構成展覽的焦點。其中包括新加坡聖安德烈教堂重建工程,婆羅浮屠古蹟﹝衣冠楚楚的萊佛士側臥之姿,不無滑稽﹞,老虎與水牛惡鬥場面,以及東印度公司的印度雇傭兵放棄叛變而到日惹蘇丹皇宮享樂。


徐家輝〈蘭芳記〉(2009-2012)

蘭芳公司(1777—1884年),別稱蘭芳共和國、蘭芳大統制共和國,是亞洲第一個共和國,由海外華人在婆羅洲創立。1770年,廣東嘉應客家人羅芳伯在東南亞西婆羅洲(今西加里曼丹)坤甸成立了「蘭芳公司」,1777年羅芳伯將「公司」片面改為「共和國」。1884年,蘭芳共和國遭入侵的荷蘭人擊敗而滅亡,殘餘勢力逃至蘇門答臘。蘭芳共和國從立國至滅亡,共經歷107年。[3]

藝術家徐家輝創作的《蘭芳記》(2009-2012),靈感便是來自這個傳奇的蘭芳共和國。他和他的團隊梳理史料,透過實地考察、訪談並紀錄,將探尋回來的影、音、圖文的素材統合匯整,構思這個融合展覽、裝置和表演多個環節的演出。整個作品混雜著真實和虛構的歷史,觀照且緊緊扣連著新加坡的歷史發展,探索著歷史描述、國家意識和移民潮等課題。


廖捷凱電影作品棋樟山

新晉導演廖捷凱作品〈棋樟山〉是新加坡雙年展2013的委託創作。廖捷凱把短片定名〈棋樟山〉(中文)及〈Bukit Orang Salah〉(馬拉文英文併寫),意謂「異類者之山」,道出了這個如彈丸的邊緣外島其歷史所給予的重重身世。棋樟山大致上分為下面幾個歷史時期:一、1819年開埠初期作為外島的訊號站;二、1903年設檢疫站,為從印度與中國來的「新客」(主要是勞工)檢疫;三、20世紀50年代關押政治犯的集中營;四、1955年設戒鴉片中心,專門改造鴉片煙客;五、1976年興建三個假日營,借此轉型為外島渡假中心;六、現在棋樟山是新加坡海洋生物的研究中心。[4]

黑白影片調子沉鬱,一團制服青少年步操巡邏於小島的叢林,營房和營地。歷史圖片穿插其中,以時空穿梭並串連歷史的片段,其中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詩句,映襯著棋樟山的滄桑。片末,入夜後,一名少年摸黑冒險游離小島,游向星光璀璨的新加坡本島……。這是被隔絕者回絕命運安排的壯舉?憧憬未來者極力爭脫記憶、歷史的囚困?抑或是對〈桃花源記〉代表的社會批判精神的一種背叛?


蘇德祥劇情短片〈五一三學堂一角〉

1954年5月13日,尋求豁免受新徵兵法影響的新加坡華校中學生,在皇家山腳下舉行和平集會和請願行動,遭到暴力鎮壓。之後,隨著事態發展,近千名學生佔領華僑中學三星期,繼續抗爭,直至殖民政府答應「緩役」承諾,抗爭才告一段落。

2014年是「五一三」學生運動事件60周年。新加坡執政黨長期掌控事件的論述,指稱馬來亞共產黨(CPM)是事件策動者,在幕後煽動華校中學生,通過學生反徵兵的情緒來達到反殖民政府的目的,若然慶祝活動過於高姿態,將導致國家做出針對共產黨的行徑。[5] 當時參與5.13赴總督府請願的代表之一林福坤先生,在六十年後一場由人權組織「功能8」舉行的鎮壓六十周年紀念會中引述林福壽醫生的看法:「在新加坡的政治史上,1954年5月13日這個日子凸顯了我們人民爭取政治自由與社會公正的鬥爭中的一個轉捩點。」「它掀起了一股強大的政治熱潮,於1959年把人民行動黨擁戴上政治權利的寶座。可是當人民行動黨取得政權之後,便對這一代學運與政治活動份子進行毫不留情的迫害,其慘烈的程度,竟比殖民地統治者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新加坡的政治史上,不能不等同於最嚴厲的政治背叛。」[6]

由人權組織「功能8」大力資助、年輕藝術家蘇德祥執導的劇情短片〈五一三學堂一角〉(2014),可說是在這樣的政治背景和張力下完成的。蘇德祥以戲劇方式處理,「重演」學生佔領學校期間的生活狀況:學生彼此教習,晚上安排藝術和文化活動,並組織集體生活。熱血學生的純真校園生活﹝也許美好得猶如政治宣傳?﹞,對照鎮壓的歷史圖片,影片為一場轟烈的反殖民抗爭補白。

〈五一三學堂一角〉衝著的是官方論述,卻能幸運地在新加坡與觀眾見面,而游走於紀實性與概念性紀錄片的女導演陳彬彬於2013年拍成的紀錄長片〈星國戀〉,在新加坡就被禁止公映。〈星國戀〉訴說60、70年代一群政治流亡者,包括新加坡社運分子、學運領袖、共產黨員,一直回不了家的故事。

大抵,藝術家對遠久年代的烏塔馬、羅芳伯、以至萊佛士,因歷史的距離召喚出想像的空間以至有著越軌的遐想。然而,面對新加坡五、六十年代那段獨立時期糾結的歷史,有多少可以在政治現實的牽動下,追求歷史多軌書寫、異質論述的創作?即便遊刃空間及所受待遇就已經未盡相同。


註釋:
[1]、[2] 見:http://artasiapacific.com/Magazine/73/CloudsOfDensityHoTzuNyen。查閱日期:2015年1月30日。

[3] 見:http://zh.wikipedia.org/wiki/蘭芳共和國。查閱日期:2015年1月30日。

[4] http://www.sgwritings.com/1436/viewspace_43259.html。查閱日期:2015年1月29日。

[5] 見:https://minimyna.wordpress.com/2014/05/19/sixty-years-on-commemorating-the-may-13-1954-student-movement/。查閱日期:2015年2月2日。

[6] 見:https://fn8org.wordpress.com/2014/06/04/60th-anniversary-of-may-13-1954-student-movement-2/。查閱日期:2015年2月2日。人民行動黨是新加坡獨立至今的唯一執政黨。


此文經修改,原文刊於《a.m.post:》,113 期,2015年3/4月。



Search by Writer:


TOP